学院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及国内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达成了教师互访、联合培养研究生及产学研合作协议,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3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6%以上。
学院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基础,又有拓展能力的材料工程类复合型人才,塑造学生具有广泛的专业适应性、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历届毕业学生就业面十分广泛,分布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家电信息、能源交通、建筑材料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或外资企业,也可在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学或科研工作。
研究生奖助体系
我校对在校研究生的奖、助、补方面的力度大、金额高,覆盖面高达100%,能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国家奖学金
奖励对象为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 。
二、国家助学金
发放对象为“非定向就业”录取类别的全日制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发放,共发放十个月。
三、研究生三助津贴
学校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助研、助管、助教岗位,各类岗位每月津贴500元。岗位数为校全日制研究生的80%。
四、经济困难研究生临时补助
对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实施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补助为一次性发放,补助最高可达2000元。
五、研究生新生奖学金
所有被我校录取的研究生均可获得,并向第一志愿考生以及教育部优质生源高校毕业生倾斜。奖励标准为4000-10000元。
六、综合奖学金
奖励对象为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异的二、三年级研究生,奖励覆盖面60%,奖励标准为2000-10000元/人.年
七、优秀毕业研究生奖
奖励对象为取得学籍的全日制毕业研究生,评选比例为全日制毕业研究生总数的10%以内,奖励标准为300元/人。
八、优秀研究生干部奖
奖励对象为担任学校、学院、班级各类研究生干部的成绩优异者,评选比例为在校研究生总数的5%以内,奖励标准为300元/人。
九、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奖励对象为取得学籍的全日制毕业研究生,评选比例为本年度全校获硕士学位人数的5%以内,奖励标准为校级1000元/人,市级2000元/人。
十、研究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奖
奖励对象为取得学籍的全日制毕业研究生,比例不限,《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规定评选,奖励标准为600-2000元/人。
十一、考博奖
奖励对象为毕业当年考取博士并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毕业研究生,奖励标准为3000-5000元/人。
十二、为有需要的研究生提供助学贷款。
十三、各类社会捐助奖助学金。
联系地址: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重庆理工大学第三实验楼B座512室 邮政编码:400054
联系电话:023-62563178 传 真:023-62563178
联 系 人:杨老师
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历经7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积累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科研实力增势强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在保持学科传统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目前,学校有16个学院,61个研究机构。设有5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是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培养单位。现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5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2个。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为23887人,其中研究生1175人。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在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有一支既有工程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专任教师1279人,包括“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其他省部级优秀人才60余人,在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研究开发的产品在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所得到大量应用,很多导师在企业或公司从事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管理等兼职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近年来累计承担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0余项,年度科研总经费增幅达50%,教师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1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220余部,获得授权或公开专利45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奖励91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3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表明,近年来我校在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排名中一直名列前100强,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占地面积2288亩,校舍建筑面积87余万平方米。现拥有固定资产约24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8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230万册,拥有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教学实习工厂和工程训练中心,校内外实习基地170余个。宽带校园网是重庆教育城域网四大主节点之一,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完善、运行良好,构筑起了一个能够较好满足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学校目前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9个,在已有的5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中,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5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机械、材料、仪表类)、7门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和完善的教学软件及数据库,为在职工程硕士领域的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2014年拟在车辆工程、材料工程、仪器仪表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5个领域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报考条件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招生领域及规模
招生单位名称:重庆理工大学 招生单位代码:11660
工程领域名称 |
工程领域代码 |
拟招生人数 |
车辆工程 |
085234 |
100 |
材料工程 |
085204 |
100 |
仪器仪表工程 |
085203 |
100 |
计算机技术 |
085211 |
100 |
生物医学工程 |
085230 |
100 |
二、报考条件:
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报考:
1、必须为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为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者或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者。
如报考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2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工作业绩突出,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资格审查表盖章)。
三、考试报名
报名程序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两阶段的报名程序,报名方为有效。报名具体程序如下:
1、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规定时间内(一般在6月底7月初,具体时间请见教育部通知)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http://www.chinadegrees.cn,以下简称“学位网”),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生成并打印《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1)。
2、第二阶段:现场确认。在规定时间内(一般在7月中下旬)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和《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重庆地区考生在重庆大学)缴纳报名费、核验学历和学位证书、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于规定时间内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四、入学考试
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方式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1、第一阶段,GCT考试。报名成功的考生可于规定时间(一般在10月最后一周的周末)内登陆学位网打印本人准考证,并持此准考证应考。所有考生在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指定考点(重庆地区考生在重庆大学)参加全国联考GCT考试 (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1年)。
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考试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英语)运用能力测试。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
2、第二阶段,我校根据考生GCT考试成绩自行确定合格分数线,上线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及其他相关材料,于规定时间内(另行通知)到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参加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及政治理论考试。
政治理论和专业基础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专业综合考试主要以面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面试前需填写2013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样表见附件2)。
3、各工程硕士招生领域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3。
五、资格审查
考生到校时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我校将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的材料为:考生所在单位盖章的《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样表见附件4)、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资格审查合格后并交纳考试费用160元(80元/每科)后方可参加第二阶段考试。
六、录取工作
1、政治理论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第二阶段考试结束后,我校将根据合格考生的联考成绩、专业基础及专业综合测试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录取结束后,我校将和被录取考生及其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书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3、对考生所在单位不同意报考、不符合报考要求、提供虚假信息或不接受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七、学费与学制
1、入学时间:2014年3月。
2、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多可延长至5年,
3、学费:三年共计学费29000元。入学时一次缴清。
八、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学制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我校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 邮政编码:400054
联系电话:023-68667302 传 真:023-68667302
联 系 人:李老师 E-mail:yjs@cqut.edu.cn
2012年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一、重庆理工大学概况
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历经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构架,是重庆市确立的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1945亩,校舍建筑面积66万M2。现拥有固定资产19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230万册(含电子图书);拥有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教学实习工厂和工程训练中心,以及校内外实习基地170余个。学校宽带校园网是重庆教育城域网四大主节点之一,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完善、运行良好。构筑起了一个能够较好满足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学校的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有一支既有工程实践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现有指导教师队伍中拥有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计划”资助的中青年学术骨干;16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重庆市首届十佳杰出科技青年1人,100余名“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入选教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其他省部级优秀人才,在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研究开发的产品在相关企业、高校、研究所得到大量应用,很多导师在企业或公司从事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管理等兼职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学校5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中,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5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机械、材料、仪表类)、3门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和完善的教学软件及数据库,为工程硕士领域的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软、硬件条件能够充分满足学员的学习所需。
二、材料工程领域硕士点简介
本领域依托于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重庆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3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80.77%,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34.62%;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比例为72.34%。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骨干人才共12人次,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人,联合国化学武器核查专家1名;重庆市学术带头人2人,后备学术带头人1人,科技部和重庆市企业科技特派员2名;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
本领域拥有材料科学研究和材料制备及加工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建有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高校特种焊接材料与技术工程中心、重庆市轻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表面工程分中心、重庆市防腐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硅材料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现有实验室面积3468平米;拥有扫描电镜、广角X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质联用仪、比表面测定仪、激光粒度仪、总碳测定仪、电化学工作站、红外光谱仪、高温气相色谱仪、高压液相色谱仪、辉光放电光谱仪、纳米划痕测试系统、高频脉冲离子氮化炉、多功能超高真空离子镀膜仪、快速原型机、激光三维扫描仪、数控加工机床、630吨油压机等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及UG、DEFORM、DANAFORM、MOLDFLOW、FLUNENT等设计分析软件,各种大型仪器设备共计280余台(套),设备总值3842余万元。
本领域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实力雄厚,在“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科技部攻关项目等课题360余项,科研经费6092万元。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68篇,获发明专利22项,出版教材及专著22部;获省部级科技奖16项,其中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优秀专利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近年来的科研成果被采用18项,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此外,还与重庆市内外的许多材料工业领域、化工领域、化工冶金领域的大中型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了大量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有力促进了新材料的应用开发,为地方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材料工程领域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材料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从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独立担负工程项目策划、设计、改造等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材料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材料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①轻合金材料及其表面工程;②材料精密成形技术;③电子功能材料及其物理化学;④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⑤化工新材料制备技术;⑥材料的化学工程应用;⑦生物催化材料。
三、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报名条件
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报考:
1、必须为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者或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者。
3、工作业绩突出,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资格审查表盖章)。
四、报名程序
报名程序分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两阶段的报名程序,报名方为有效。报名具体程序如下:
1、第一阶段: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6月25日至7月10日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http://www.chinadegrees.cn,以下简称“学位网”),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1)。
2、第二阶段:现场报名。在7月10日至13日期间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重庆地区考生在重庆大学)缴纳报名费、验证、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其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供现场报名工作人员审验。同时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今后一律不得更改。
五、入学考试
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方式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全国联考的时间在10月28日。考生入场时将核验准考证、身份证件。
1、第一阶段,考试时间为10月28日。报名成功的考生可于10月17日后登陆学位网打印本人准考证,并持此准考证应考。所有考生在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指定考点(重庆地区考生在重庆大学)参加全国联考GCT考试 (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1年)。
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考试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英语)运用能力测试。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
2、第二阶段,我校根据考生GCT考试成绩自行确定合格分数线,上线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及其他相关材料,于规定时间(另行通知)到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参加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及政治理论考试。
政治理论和专业基础科目(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见表1)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专业综合考试主要以面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面试前需填写2012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样表见附件2)。
表1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工程领域2012年工程硕士二阶段专业课考试及复试参考书目
学科专业 |
考试 类别 |
考试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名称 |
作者/ 编者 |
出版社名称 |
出版 时间 |
版次 |
备 注 |
材料工程 |
二阶段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
材料科学基础 |
《 材料科学基础》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07 |
第三版 |
五选一 |
|
工程材料 |
《机械工程材料》 |
于永泗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7 |
第七版 |
|||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
施江谰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7 |
第二版 |
|||
化工原理 |
《化工原理》 |
夏清 |
天津大学出版 |
2005 |
修订版 |
|||
无机精细化工 |
《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 |
张昭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 |
第二版 |
六、资格审查
考生到校时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我校将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的材料为:考生所在单位盖章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样表见附件3)、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资格审查合格后并交纳考试费用160元(80元/每科)后方可参加第二阶段考试。
七、录取工作
1、政治理论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第二阶段考试结束后,我校将根据合格考生的联考成绩、专业基础及专业综合测试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录取结束后,我校将和被录取考生及其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书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3、对考生所在单位不同意报考、不符合报考要求、提供虚假信息或不接受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八、学费与学制
1、入学时间:2013年3月。
2、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多可延长至5年,
3、学费:三年共计学费29000元。入学时一次缴清。
九、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学制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我校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十、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1: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重庆理工大学bet365365备用网站
联系电话:62563173、62563178
传 真:62563178
联 系 人:王老师、曾老师
E - mail:cl@cqut.edu.cn
联系地址2: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联系电话:62563221、62563180
传 真:62563221
联 系 人:黄老师、郑老师
E - mail:hxw@cqut.edu.cn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工程领域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重庆理工大学
2012.5